今年以来,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风生水起,受到市场热捧。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要融资主体的地方城投公司,除省、市一级地方融资平台外,其中不乏县级城投公司身影。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内,市场上发行了18只信托产品,融资方均为县级城投,融资规模超过30亿元。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基建类信托产品升温背后是地方政府在稳增长压力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困境。同时,由于投资者和城投公司等融资方信息不对称,部分信托销售人员过于强调收益和兑付安全性,基建类信托产品背后风险不容忽视。
近日,安徽国元信托发行多款针对县级地方融资平台信托产品。以利辛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债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为例,该信托计划拟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国元信托设立债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将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资金集合运用,购买利辛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辛城投”)的应收账款,债务人为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在信托期内按计划偿还债务,并于信托期满时清偿全部债务。
除此之外,安徽国元信托还发行了霍山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债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颍上县慎泰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债权投资(一期)集合信托计划等产品,为当地城投公司融资。另外,包括江苏省国际信托、中投信托、中融信托在内多家信托公司也发行了此类产品。
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城市化实施主体主要是地级市和县城,但县级政府缺乏有效融资手段,除银行信贷,只得通过信托和私募基金来解决资金问题。
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也表达了相近观点,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投资拉动GDP冲动有增无减。但由于银行授信额度有限,城投债发行面临严格审查,在成本可控条件下借助信托途径融资成为现实选择。
据了解,由于银监会对银行平台贷款进行严格限制,银监会要求银行将融资平台分为“支持类”、“维持类”和“压缩类”进行管理。今年平台类管理的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原则上只降不升。为完成基建任务,地方融资平台只好借道信托融资。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以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为主的政信合作规模达3254.3亿元,占信托业总资产规模的5.88%;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308.3亿元,同比增长10.47%,较去年末增加717.5亿元,大幅增长28.3%。
不过,对于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升温,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土地财政减少情况下,不能对地方融资平台及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盲目乐观。
用益信托研究员廖鹤凯对记者说,作为融资方,很多城投公司做的都是政府BT项目,进一步得到政府支持和信用保证,并用这种形式实现信托产品合规性。
一位信托人士告诉记者,投资此类产品,必须要考察融资主体本身资质,掌握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状况。同时,还应了解风控措施是否到位,包括土地抵押、财政担保,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尤为重要。在他看来,无论是利用财产权信托、应收账款或收益权投资形式设立产品,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本质上是一种非标准化资产证券化。
由于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背后往往有政府隐性担保和财政实力支持,投资者对此类产品趋之若鹜。记者从多位信托销售人员处获知,无论是银行、第三方理财,还是信托内部财富管理中心,都在积极争抢基建类信托产品销售额度。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销售经理在销售此类产品时过分强调较高收益率和兑付安全性,而对背后隐藏风险提示不足。他还告诉记者,信托公司很少会让投资者接触到针对城投公司等融资方的尽职调查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者和信托公司、融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低估产品背后风险。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襄阳金融超市http://www.xyj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