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担担保事件的骤然爆发,令银行纷纷开始重新审视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模式,曾一度为担保公司赚得大笔利润的银担合作遭遇滑铁卢。
为了防范风险,山东多家银行收紧了对民营担保公司的授信额度,提高了准入门槛,这令民营担保公司措手不及,不少公司陷入“断粮”困境。
“现在的情况是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可以和银行合作,但是额度往往早就用完;民营担保公司则受到准入限制,无法为企业担保。”17日,滨州一家民营担保公司的负责人沈周说。
据了解,工商银行去年底给各分行下发了《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管理办法》,对合作担保公司的股权、资产等各方面资质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一条准入条件明确要求业务往来只限“政策性担保公司”,将民营担保公司拒之门外。
对此,淄博市担保行业一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当地绝大多数民营担保公司之前均与工商银行有合作关系,且存量较大,工行突然暂停银担业务,令众多公司措手不及。“不得已之下,只能将业务转向与其他银行合作。但这样额度肯定受限。以前是工行的老客户,能拿到一两亿元的授信额度,现在和新银行合作一开始只能拿到三四千万,很快就用光了。”淄博当地一家担保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向导报记者如此说道。
在调查中,类似淄博的情况也在滨州发生。沈周向导报记者表示,除了工商银行,另外几家大银行对民营担保资金、代偿率等指标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银行的谨慎来源于近期担保业风险的频发。导报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担保行业的风险就骤然增加。
风险的持续积累在今年初爆发,当时,北京知名民营担保公司———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出现无法正常归还债券企业“借款”的情况。随后,事态不断升级,截至2月1日卷入中担担保事件的债权企业数量有294家,债权金额约为13亿元,揭开了担保公司资金运作的面纱。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襄阳金融超市http://www.xyj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