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和基金等金融产品花样繁多,再加上“高收益”“高利息”的说辞,平时并不了解金融理财的老年人不知不觉就被“忽悠”了。市民刘女士就表示,“给老妈的春节红包,差点被‘忽悠’买了长期保险,还好被我及时劝住了。”刘女士不是反对妈妈买保险,而是长期险种根本不适合老年人。
春节过后,不少老人手头宽裕许多,掂量着理理财。但老年人理财时很容易犯三种“病”:耳根子软——偏听轻信,眼睛花——不看条款,健忘——把风险抛脑后,在没弄清楚买的是什么理财产品情况下,买回一些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稀里糊涂就签字 不知道买的是啥
本来是到银行存钱,可“取钱”的地方变成了保险公司。日前,沈阳一位老年人到某国有商业银行办理存款,却被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半路拦了去,在该老年人没有签字确认的情况下,存款“稀里糊涂”地变成了保单。后经其子女投诉,在相关部门的介入下,老人才成功退了保,把钱取了回来。如果子女没有发现,老人可能还以为自己办的是银行存款,而不知道自己买了保险。
前不久,一位李姓老年人在某储蓄所办理定期存款时,被工作人员劝说买了个“比存定期利息高”的理财产品,回家跟孩子一说,才知道自己买的理财产品实际是保险。
除了容易把保险当成定期存款外,还有一些老年人把定期存款和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弄混。2月14日,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王先生表示,“老年人理财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买的是啥。前几天,我妈劝我把活期存款给她,她帮我存一个利息高的存款。我还纳闷呢,银行存款的利息都是固定的啊,后来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所谓的‘高利息’只是预期收益,并不能保证。”
老年人理财三种“病”:耳软、眼花、健忘
沈阳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30万,部分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主妇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封闭,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认知较少。老年人在理财过程中频频发生“不知道买的是啥”的情况,工商银行资深理财专家陈铁刚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患上了三种“病”。
第一种“病”是耳根子软。陈铁刚说,不少老年人理财时轻易听信销售人员的口头允诺,在听到“高收益”“利息高”的时候,就禁不住销售人员劝说,偏听偏信。
第二种“病”是眼睛花。除了定期存款,其他诸如银行、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在销售时,都有相应的合同和条款来介绍产品。老年人在理财时往往听信销售人员的介绍,而不看或不仔细看合同条款,就在合同上签了字。
第三种“病”是健忘。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高。老年人理财时总把风险意识抛在脑后,随意签字购买高风险产品。
验身份 问保本 看期限 打电话
老年人用来理财的资金多为养老资金,抗风险能力较弱,不适合进行长期投资。针对这一特点,理财专家建议老年人在遇到销售人员推销理财产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以保证买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别急着看产品,先验对方身份。遇销售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不要着急看理财产品,而是先问对方的身份,是银行人员、保险公司员工还是证券公司员工,并问清楚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是谁。要牢记,银行里的产品不一定姓“银行”。
别急着听收益,先问保本情况。老年人理财目标应是先保本、后增值,遇销售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先不要急着听这款产品的收益如何,而是先问保本情况,对于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因其不保证本金,老年人慎买。
别急着算利息,先看投资期限。如果是保本产品,要看投资期限是否适合自己投资。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不适合购买3至5年的长期理财产品。如果产品保本、期限合适,这时再仔细计算理财产品的收益。切记两点,产品的预期收益不是实际收益,实际收益有可能为零;年化收益率,是把产品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假设一款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投资期限为6个月,则购买10万元产品的收益为10万×5%/12×6=2500元,而非5000元。
别急着签字,先给子女打电话。如果老年人想要购买一款理财产品,在最后确认签字时,要先给子女打个电话咨询一下。一般情况下,子女的风险意识较强。或者回家和家人商量后第二天再去购买,不要先急着签字。
作为子女,也应多关心父母,多了解一下父母的需求。如果父母不了解,自己也可以多向父母讲解理财产品,协助他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襄阳金融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