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股求存”,已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股东的选择。
截至7月26日,A股全市场共有484家上市公司发布发生股权质押公告,发生质押次数达1056次,原始质押股数合计达411.88亿股。
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些,这些数据正发出的警示信号,似乎越来越刺耳。
爆发:六年激增10倍
事实上,2007年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仍是新鲜事。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07年,46家公司发布股权质押公告,发生69次质押,原始质押股数合计33.65亿股,与2012年迄今的数据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变化开始于2008年,当年,参与“典当股权”生意的上市公司突破两位数,达103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发生162次。
随之而来的是原始质押股数的增长,2008年,被“典当”的股权突破50亿级,达70.12亿股。
真正的爆发性增长在2009年出现。434家公司发生473次质押,最重要的是,发生质押的股权数量首次突破百亿级别,跳跃式增长到204.78亿股。
从此,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成为资本市场重磅话题。
2010年,爆发性增长仍在持续,该年虽然同比参与的公司数量有所减少,只有388家,但次数激增到935次,逼近千次大关。同时,2010年被质押的股权数量合计达到363亿股。
有一个数据对比可以说明这种爆发性增长的迅速,2010年底,A股全市场有2060家上市公司,总股本(包括限制流通股份)为3.3万亿股,这意味着股东参与“典当”生意的上市公司占当年全市场的18%,被质押的股份数量达全市场总股本的1%。这两个数据,在2007年仅为2.9%和0.15%。
这意味着,2007年底到2010年底,短短三年,股东发生质押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7.4倍,被质押的股权总数量增长近10倍。
2011年趋势依然只增不减,这一年,上市公司发生质押的次数首次突破了前次级别,达到了1594次,583家公司参与其中,合计原始质押股数达到了521.63亿股,占当年上市公司总股本(包括限制流通股数)的1.4%。
进入2012年,便是本文开始呈现的数据,截至7月26日,仅仅7个月,无论参与家数、发生次数,还是质押股权数量总数,都已逼近2011年全年的数据,更是一举超过2010年前的所有全年数据。单就股权质押数量总数来看,不到六年,2012年迄今的数据是2007年的11倍,暴增10倍。
这些被典当的股票,已到了资本市场不得不正视的时刻。
房企成“典股”主力
纵向观察质押数据,这是一条陡然向上的曲线,如果将这些参与典当的公司,分行业横向观察,又会出现一种有趣的路径。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2年7月26日,合计4289次的股权质押中,按证监会行业区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的上市公司,是典当股权的头号参与者。
按发生质押次数算,房地产公司雄踞近六年的榜首,2007年至2012年7月26日期间,房地产公司股东每年合计发生股权质押的数量依次为18次、29次、87次、182次、245次和194次。
而且,该行业发生股权质押的次数远超同期其他行业上市公司。以2007年为例,房地产行业合计发生18次股权质押,同年排在第二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仅有6次。
2008年,房地产行业以29次股权质押,再度远抛第二名医药制造业的11次。
及至2010年,差距更明显。182次的房地产行业公司质押次数,4倍于第二名的医药制造业公司的44次;2011年、2012年前两名归属不变,两者差距分别是4倍与4.4倍。
不过,房地产公司成为“典股求存”的主力,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2010年进入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周期以来,资金链吃紧、股权融资、开发贷的紧缩,使房企不得不寻求更多新方式的融资渠道,股权质押无疑成为纾解资金饥渴的最佳方式之一。
从2012年频繁公布的质押公告中也可看出,484家上市公司中,房企达155家,占比近32%。质押老面孔中,房企频现,如新湖中宝(600208.SH)、万泽股份(000534.SZ)等。
这种情况或许将日趋严重。一家沪上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记者指出,房地产行业面临两难窘境,成交继续上行,可能引发房价上涨;成交下行,销量则会低于预期。如是前者,那么房价越上涨市场越压估值。如是后者,行业会表现很差。“地产无法成为龙头,但未来一个季度成交上行的背景下,仍有望成为较好的行业。”
出质方行业分布日趋广泛
房企成为典股求存在意料之中,但其他主力更值得重视。
据记者统计,近六年,发生股权质押次数前五名的行业,合计有15个,仅次于房地产业的是医药制造业,分别名列2008年、2010年-2012年的第二位,2009年也排在第三,2007年-2012年,该行业发生股权质押的次数分别为11次、24次、44次、60次和44次。
随后则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列2007年第二、2008年和2011年第三,2009年和2010年第四,但2012年前五名榜单中已不见身影。2007年-2011年,该行业分别发生股权质押6次、10次、20次、30次和56次。
综合类行业上榜5次,2007年是第四位(4次)、2009年第二位(25次)、2010年第三位(31次)、2011年第四位(48次)和2012年第四位(28次)。
2009年-2011年,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上榜数依次为16次、23次和41次,位居第五。
截至2012年7月26日,排名前六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194次)、医药制造业(44次)、电子元件制造业(29次)、综合类(28次)、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次)、零售业(20次)和专用设备制造业(20次)。
这表明出质企业行业分布渐广,2007年仅29个,2012年已有154个。
上市公司股权出质兴起之初,出质人为房企、化工企业、零售、炼焦、矿业公司等偏资源类企业,或是综合类型的集团控股公司等。随着时间演变,制造业越来越感兴趣,如医药制造、电器机械制造、电子元件、设备和普通机械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襄阳金融超市http://www.xyjrw.com/